朋友圈最高級的留白,是刪除這3種人

一禪 2021/09/13 檢舉 我要評論

杜甫有詩雲: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泉水在山石上流是清澈的,出山后泥沙混雜就渾濁了。

好的環境,可以讓水乾淨澄澈,人也是如此。

與怎樣的人在一起、接觸怎樣的環境,決定了我們擁有怎樣的眼光和格局。

人生的幸福來源,在于學會給自己做減法,你的朋友圈,也應如此。

01沒有邊界感的人

叔本華說:

「人就像寒冬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被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又會感覺寒冷。」

人與人之間,應該保持一定的邊界感,所謂邊界感,就是人與人交往的分寸,不會過遠或過近,如此最好。

三毛曾寫過一個故事:

她搬到金河大道之後,第一次被邀請去鄰居家喝茶,結果鞋子不小心沾上了羊糞,白裙子也沾上了小兒子的口水。

出于好意,三毛拿來自家的肥皂水和拖把,教鄰居用水拖地和刷席子。

沒成想,這一個善意的小舉動,成了鄰居不斷騷擾她的開端。

每天早晨九點左右開始,就不斷地有小孩子來三毛家門口要東西:

「我哥哥說,要借一隻燈泡。」

「我媽媽說,要一隻洋蔥」

「我爸爸要一瓶汽油。」

鄰居們借用了她的東西,卻很少按時歸還,有的還甚至不請自拿,仿佛把三毛家當成了免費的倉庫。

三毛最後自嘲道:

我沙漠的日子被她們弄得五光十色,再也不知寂寞的滋味了。

人和人之間,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

失去了距離,就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由,矛盾就容易滋生。

就像紀伯倫詩歌裡描繪的:

「不管你們多麼相依相伴,彼此之間都要留出間隙,讓迴旋在空中的風在間隙中舞動。」

學習保持適當的界限感,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02被情緒左右的人

羅 · 伯頓曾經說過:

「如果世界上有地獄的話,那就存在于人們的心中。」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什麼情緒就是什麼命。

容易受制于情緒的人,生活中陰天總比晴天多,陷進一件小事就無法自拔。

毀掉自己的同時,他們身上悲觀與絕望也會影響身邊人的心境,拖垮身邊人的生活。

尼采說過: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那些在潛移默化間拉低你能量值的人,也會逐步把你同化。

而內心越是豐盈富足的人,就越能控制情緒,生活中都是陽光明媚。

與他們交往,會時常感受到他們的樂觀積極,感染到他們的快樂向上。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人經常感到壓抑沮喪,于是去諮詢心理醫生,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

醫生給他開了一個藥方:

從身邊找一個每天都過得很開心的朋友,早、中、晚各去探望他一次。

這人將信將疑地照做,半年後,「症狀」居然都消失了。

他帶著滿心疑惑回到醫院,醫生笑著解釋道:

「要讓自己開心,就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沒有什麼藥能比一個朋友的良性影響更有療效。」

心寬則人安,心大則福大。

人只要心情好了,百病皆退,萬事皆安。

漢森說:

「有人給你靈感,也有人耗盡你的經歷,你應該對他們做明智挑選。」

若你遇到一個遇事永遠難以冷靜的人,一定要及時止損。

沒有絕交就沒有摯友,遠離那些把你當情緒垃圾桶的人,去靠近正能量的人,讓彼此都變得更好。

03不斷消耗你的人

經濟學上有個詞叫「及時止損」,對于那些不斷消耗你的人,越早遠離越好。

人生在世,我們需要朋友共同成長,但更重要的是學會辨別哪些向你索取的人,哪些是真正為你好的人。

杜鵑鳥廣為人知,而鮮為人知的,是它還是一種「寄生鳥」。

大杜鵑會在其他種鳥的鳥巢裡產下自己的卵,並把鳥巢裡原有的鳥蛋叼出鳥巢丟掉。

其他鳥則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杜鵑孵化幼鳥。

而孵化出的小杜鵑,也會毫不客氣地把其他鳥蛋和雛鳥擠出鳥巢。

直到杜鵑長大,被「寄生」的鳥都渾然不知,自己含辛茹苦喂大的是別人家的孩子。

約翰·多恩說:

「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居。每個人都像一塊泥土,連接成整塊陸地。」

人生海海,我們不免和各式各樣的人相處。

重要的是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有些人的出現,註定就是來消耗你的。

遠離那些消耗你的朋友,生活中就會少很多麻煩,也更能看清真情。

04

雅虎的創始人曾說:

「你的社交圈就是你的淨值。」

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人這輩子,你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身邊有誰。

希望你有一雙明辨的眼睛,所遇見的都是值得相處的人,也希望你在一段關係裡,盡可能做一個能提供養分給別人的人。

願你能堅守本心,和對的人相伴同行,將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