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某一部電視劇有這樣一句話:
「你知道成年人和孩子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嗎?」
回答是:「小孩子,無論做什麼總有人兜底;成年人,得自己收拾爛攤子。」
但成年人,也不是無時無刻,無所不能的超人啊。
會碰壁,會失敗,也會有怎麼努力都無法解決的事情。
這種時候,當全世界都希望你再硬撐一下, 我希望你,請允許自己的情緒崩潰。
自打進入成年人世界以來,我們都有這樣的共識:
成年人要體面,不可以在別人面前失態。
永遠要外表光鮮,不可以有狼狽模樣。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裡面,有一幕令我一直難以忘懷。
在一次家庭聚會上,高亞麟飾演的爸爸突然抑制不住地情緒崩潰,在眾人面前嗚鳴不已。
兒子長期患癌,扛在肩上的重擔可想而知。
一筆重一筆的醫藥費,一次又一次的病情加重,他真的忍耐太久了。
在兒子面前,他永遠都是那個堅強的爸爸形象。
但只有在家人面前,他在這間酒店包廂裡,突然撕破了所有防備,展現自己最脆弱的一面:
因為生活,真的太難了。
自從得知兒子生病的那天起,他就再也沒過過一天正常人的生活。
一包煙要分2次抽,掰斷一半留一半;
下班後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跑專車、賺外快,只要賺錢,幹啥都行;
為了省下孩子的醫藥費,夫妻倆已經好久沒有吃過一頓帶肉味的飯了……
而這樣拼了命地死撐,當飯桌上奶奶說要把房子賣了,給孫子當醫藥費時,再也抑制不住,終于破防。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就在一瞬間。
他們可以在外面世界的堅硬裡走很久,卻因為一點點溫柔和愛意丟掉盔甲,一觸即發。
每個人都心照不宣的道理是,成年人是沒有肆意崩潰的權利的。
曾經有一個辯題: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
熊浩的一段發言,讓我深表認同。
他說:
在這個社會,藏比較正常,但是我想說的是,藏才不正常。
他們希望你是一個螺絲釘,嵌到一個巨大的機器當中,然後跟隨這個機器永恆的運轉。
他怎麼會允許你哭呢,一顆會哭的螺絲釘會生銹,他怎麼會允許你生銹。
一個良性的世界,崩潰應該是被允許的。
人始終都不是機器,我們都是有情感的動物,我們也不要活成機器那樣的生活。
所以當下一次,你看到一個成年人的失態,請不要嘲笑,也不要指責,而是帶著共情和理解,溫柔地拍拍他的肩:
「沒事的,沒事的,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允許別人崩潰,是成年人世界最大的溫柔。
成年人總有這樣的自覺:
理解別人容易,放過自己總是太難。
無論再苦再難,我們都要撐到最後一刻。
電視劇《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一個情節。
德善奶奶過世了,但是當她急忙趕回家,卻看到這樣的場景:
姑姑們在比誰的戒指好看,爸爸和叔叔們笑著應酬弔唁的賓客。
沒有人因為奶奶的離開而難過,這樣的成年人讓她很困惑。
等到客人離開,德善的阿貝叔從美國趕回來,他們再也無法佯裝逞強。
爸爸抱著大哥開始嚎啕大哭,姑姑們摘下戒指哭成一片:
我們再也沒有媽媽了。
成年人的崩潰,總是分場合的。
即使內心已經碎成一片一片,但是表面總是沒事人的樣子。
甚至有人將這種崩潰,取名叫做「懂事崩」。
意思是當眾崩潰是很狼狽的,只能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悄悄釋放一會兒;
其實,你不必活得那麼懂事。
如果控制不住,請允許自己崩潰大哭。
看過一個視訊,曾經感動了幾百萬人。
有個年輕女孩,在淩晨的計程車上終于控制不住大哭起來。
問起原因:她已經連續加班了好久,生活真的好辛苦。
今天是她的生日,除了銀行祝她生日快樂,沒有一個人記得她的生日。
但是剛剛加完班走出來,老闆又要讓她回去改方案。
她終于控制不住自己,在車上嚎啕大哭。
她的崩潰瞬間戳中了無數人,這不是大多人生活的縮影:
已經很努力了,還是不能讓人滿意;
已經很辛苦了,還是應付不了生活不停地刁難。
這個時候,理智已經無法佔領一席之地,只能任憑情緒肆意發揮。
真正的崩潰是忍不了,藏不住的。
真的到了這個時候,就不要壓抑自己了,想哭就哭,想鬧就鬧。
把壞情緒發洩出來,才能繼續生猛地對抗生活。
允許自己崩潰,是對自己最大的照料和疼惜。
生活不易,身為平凡人的我們,總會遇到一個接一個的難題。
前段時期,受天氣原因,航班延誤高峰。
大陸的山東臨沂,機場候機廳一女子崩潰大哭。
原來在1700公里之外,丈夫突發腦梗,生死未蔔,她無法近旁照顧。
又被耽誤回不去,內心一萬點焦灼。
如果哭出來會好受點,那就不再壓抑自己。
看過一個視訊,一個捷運站。
一位年輕女子突然蹲坐地上。
乘務員,問她怎麼了。
她說,因為連續加班一個月,今天好不容易把工作都做完了。
她一下子有些不適應,不知道要去哪裡。
乘務員輕輕拍了拍,誰知她再也忍不住,開始崩潰大哭。
邊哭邊說,平常也不敢在家哭,怕嚇到女兒。
生活太難了,有時候哭出來也是一種療愈。
看過一個紮心視訊,一名中年男子靠在地下車庫牆邊打電話。
上一秒還在掩面痛哭,下一秒已經擦乾眼淚,調整情緒,撥打下一個電話。
為了一單客戶,不知道還要經歷多少冷遇,遇到多少拒絕。
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為了生活,即使再難,也不得不將所有的苦一起咽下。
如果沒有人心疼,那就自己心疼自己;
如果感到委屈,那就原地哭一會兒。
哭完之後, 再 站起來好好生活下去,迎接生活的風雨,這便是人生。
莫泊桑在《一生》裡寫道:「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敢于直面自己的脆弱,你就遠比自己想象得更加強大。
成年人的世界,我們習慣于扮演好每個角色。
好員工,好兒女,好父母,卻沒有好好對待自己。
那些被忽視的壞情緒的每次爆發,都在提醒我們關注自己,愛自己。
愛自己的前提是悅納自己,包括每一次的崩潰和壞脾氣,這是我們自己的情緒自由。
如果再有人過來告訴你:成年人,你要體面,你要克制。
那你就告訴那人,這是我的自由。
無論是人前崩潰,還是人後崩潰,最重要的是崩潰之後,擦乾眼淚,我們還要將自己的人生收拾俐落,繼續戰鬥。
生活沒有因崩潰而饒過我,我亦沒有放過生活。
控制不住,就好好崩潰;
崩潰過後,再要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