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滄桑才明白,低估這三種「人性之惡」,是人不成熟的無知

世道並不壞,壞的是人心。世道並不複雜,複雜的是人性。人間本就美好,禍患終究是人心。

人性和人心,這兩者都是「矛盾」的事物。你說它光明,它確實存在光明的一面。而你說它不光明,它確實這世間最為「邪惡」的事物。

渴望善良的時候,我們就像是純淨的天使。可是,當我們變得邪惡之後,那我們就像是無惡不作的惡魔,不僅傷害了別人,也影響了本該簡單的世道。

世道變壞,並不是它「自然形成」的結果,而是人為導致的無奈。試想,在人類還未存在之前,世道有「陰暗」的一面嗎?

你終究會明白,人類的這三種「劣性」,將會是世道變壞的根源。可以說,別被人心的偽善迷惑了眼睛。

相互「為難」,這是人們活得痛苦的開始。

大多人都有這麼一個疑惑,大家都是人,都需要安穩的生活,可為何人們會存在「相互為難」的情況呢?

你為難我,那我就會為難你。他為難了她,那她就會展開報復。到最後,無論是誰,都活在了相互傷害的迴圈當中。

善良的人,他們不懂得討好領導,也不懂得耍小手段。因此,他們一輩子都只能處于底層當中,甚至翻不了身。

老實的人,他們堅持「言必信,行必果」的傳統美德,不僅遵守規則,而且還堅持自己的原則。可是,他們卻不如那些「偷摸拐騙」的人。

當善良的人被欺負,老實人比不過「偷盜者」之後,那這個世道的本質就會變壞。因為善良受到了踐踏,光明受到了黑暗的污染。

試想,我們本來都是白天鵝。可突然有一天,白天鵝越來越少了,黑色的烏鴉卻越來越多了。這個時候,環境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很遺憾地說,當黑暗成為了常態,那光明就是一種罪責。

過度貪婪,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在這個世上,人類是最為貪婪難測的生物。這種貪婪和難測,滋生了一大堆陰暗到極致的小人。他們不擇手段,眼中只有錢財,而沒有了自身的原則。

古時候,曾有這麼一位米店老闆。他剛開始做生意的時候,其實特別善良,也很少做那些「作假」之事兒。

但是,他自己發現,只要在米中摻了沙子之後,自己的獲益率就會有極大的提升。因此,他背叛了自己的本心,選擇了「作假害人」。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同行們發現了這種「作假」的行為,不僅沒有制止,還紛紛加以模仿。以至于村民都感慨,這世道,到底是怎麼了?

過度貪婪的最後,我們所獲得的一切,終究是「劣質」的。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而這種規律,不僅體現在了經濟市場當中,還體現在了人類社會當中。

試想,當每個人都為了利益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時,那人之善良,人之誠信,人之光明,到底該何去何從呢?一切,都值得我們好好地思考。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