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剪刀手愛德華》中說:
「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誰。」
一個人愛上你的原因,不是因為你擁有了什麼,而是因為你的出現,使TA發生了改變。
于是在心靈相惜的日子裡,我們都漸漸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愛是什麼?
當這個問題砸向19世紀的簡愛時,她脫口而出:
「平等」
「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書中如是說。
好的感情,是將心比心,給彼此以理解,讓彼此都覺得舒服,而非以愛之名的一味索取。
仰望別人的同時,我們也該記得,我們自己並不卑微,
感情不能臣服于一方,否則只會如履薄冰,真正令人舒適的感情,是隨意得徹底。
傅首爾在《奇葩說》裡曾說:
「一個好的前任就是我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他是一顆鑽石,而離開他之後我讓自己變成了一顆鑽石。」
好的感情,應該能互相滋養,是對人對己的成全,而不是消耗。
它讓我們能夠自在地做自己,還能從對方身上獲取力量和愛,就像一棵種子能夠不斷從土地裡汲取養分一樣。
這樣的感情,才能相處舒服,無言也暖。
很認同這樣一句話:
「愛情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眼光欣賞那個不完美的人。」
一個人愛上你的原因,並不是你有多好,而是你對他有多重要。
你不一定需要很完美,正好適配于他,就夠了。
著名翻譯家朱生豪說自己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
他沉默寡言,不善言辭,卻願用最華美的詞句歌頌她。
在兩地分隔時,給宋清如的信中,惜言惜語的朱生豪,變成了「世上最會講情話的人」。
後來,朱生豪因病逝世,宋清如就用瘦弱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
在50多年的歲月,替朱生豪完成他未竟的事業:為他出版譯稿,撫養孩子,為他傾盡最後的氣力。
人生有遺憾,有意外,有求而不得,有舍而不能,也有得而不惜。
也許,不是只有完美無缺的,才算是好的感情。
只要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相遇一場,便已經是生活莫大的恩賜,
因為兩個人遇見的瞬間,和彼此扶持走過的記憶,都會深深刻在對方的生命裡,
而這份愛的滋養,是歲月裡最動人的過往。
正如徐志摩所說: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
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如果你遇見了一個想要結伴同行的人,別忙著執著于過去,也別忙著苛求永遠,
因為對未來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貢獻給現在。
王徽之住在山陰縣時,一夜忽降大雪,他一覺醒來,忽然想起好友戴安道。
當時戴安道家住百裡外的剡縣,王徽之不顧天寒路遙,乘船溯江而上。
船行了一夜才到,才到了戴家門口,沒有進去,就原路返回。
隨從不解,王徽之答到:
「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事後戴安道聞之,大笑說:
「真知己也!」
舒服的關係,就是不需要思前顧後,刻意為之,一切如晚風落葉,自然隨意就好。
如果說,壞的感情是為了一個人捨棄世界,那好的感情則是通過一個人看到了整個世界。
是即使對方從不開口索求,也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給對方。
因此不會在愛情裡盲目、迷路、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篤定、踏實、安心地邁向更好的自己。
一段好的感情,應該伴隨著理解和包容,讓雙方在共同的努力中發光發熱,相得益彰。
不是誰改變了誰,而是正視到差異和不完美之後,仍然坦然接受、不離不棄。
從「我在你面前最需要注意形象」,到「我在你面前最不需要注意形象」。
終于,我們透過彼此的眼睛,看到了最真實,最自在的自己。
愛可以讓渺小如我們,也敢去幻想星辰和大海,
願你始終相信愛,也終會被愛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