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得好:
「真正在乎一個人,總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主動。」
心裡有你的人,什麼都想和你分享,不論晝夜交替、三餐四季,都要告訴你。
心裡沒你的人,總是等著你來找他,
想起來就問候你,想不起就冷落你。
所以,一個人心裡有沒有你,說白了,就看這兩個字:聯繫。
杜拉斯說:
「經歷了多少個日子,多少個朝朝暮暮,才等到了這個下午。
我無事可幹,身邊別無他物,只有始終一模一樣的大海。
我每天都以為這是我最孤獨的一天,可是我錯了,我一天比一天孤獨。」
人這一輩子,來時一個人來,走時又一個人走,孤獨是我們的來路,也是歸宿。
就如席慕容所說:
「回顧所來徑,只剩蒼蒼橫著的翠微。只有少數人,會陪你一生。」
生命的洪流,總是不斷地推著我們向前走,身邊的人出現又離開,世間萬物緣起又緣滅,然而,總有些真摯的感情,不應該輕易被擱淺。
哪怕生命註定是一場孤獨,也總有人與你相知相懂。
一個不聯繫你的人,不代表心裡沒你。
電影《後會無期》裡說:
喜歡是放肆,而愛是克制。
也許他愛你,放不下你,卻再也沒有出現在你的世界裡。
因為怕驚擾了你的平靜,驚擾了你的安穩,只是站在你看不見他的地方,遠遠地注視著你。
但把這些謹慎、小心都拋掉,經常主動聯繫你的人,一定是因為把你看得比什麼都重。
范曉萱在《我要我們在一起》裡唱道:
「柔情的日子裡,生活的不費力氣,傻傻看你,只要和你在一起。」
可是現在的我們,喜歡一個人時,第一反應卻是害怕,想先把自己藏一藏。
就連小心裝飾好的愛意,也會亦步亦趨,因為害怕這顆搖搖欲墜的心破碎。
這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邁出第一步,愛,變成了進退兩難的獨木橋。
花不會因為你的疏離來年不再盛開,人卻會因為你的錯過轉身為陌路。
當我們前怕後怕的時候,沒有及時聯繫的時候,有些人,有些故事,就被我們「怕」沒了。
我曾在社交軟體上看到有人的簡介寫著:
也許你主動點,我們就有故事了。
的確,現在通訊這麼發達,但心與心的距離好像並沒有因此縮近。
螢幕亮了,迅速地拿起手機看,卻只是系統提醒,不是等的那個人的消息。
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個人,總是主動聯繫你。那他一定在深夜做過無數次思想鬥爭,把一句「睡了嗎」寫了又刪、寫了又刪,可他還是沒有被自尊打敗,他還是放下面子主動聯繫你了。
不是因為時間太多,而是因為心裡有你;不是因為臉皮厚,而是因為, 喜歡你這件事,給了他的用之不竭的勇氣。
世界上最好的事情,是愛有回應。
西蒙.波娃說:
「我渴望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
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如果有一個人一直主動聯繫你,不要因為習慣就覺得那是應該的。
你應該知道沒有事又沒有企圖,還會給你發消息、打電話的人,真的不多。
沒有回音的山谷是不值得縱身一躍的,縱使是毫無保留地燃燒自己,也總會有熄滅的那一天。
所以不要只被動地等著別人來聯繫你,也請給出你的回應。
抖音上有一個爆火的視訊,是一對相戀七年的情侶,求婚被拒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
這個女孩與男朋友戀愛7年,為他付出了全心全心的愛,男朋友卻一直沒有想結婚的意思,于是失望透頂的女孩提出了分手。
在分手之後,男方很快就有了新歡,只是與新歡相處一段時間後,發現人不如舊,于是男方為了挽回女孩的心,策劃了這場求婚。
但是在這場女孩等了七年的求婚儀式下,她仍舊放下鮮花,轉身離開了。
正應了這樣一句話:
「如果我們之間有100步的距離,我可以走完99步,但如果你連最後一步都不肯邁出,那我也會就此轉身。」
給予一個人傷害你的權利,就是一次又一次的主動,卻依舊換不來一丁點回應。
餘生,請珍惜一直聯繫你的人,也請主動回應把你放在心上的人。
只有那些主動聯繫你,並且也讓你願意主動聯繫的人,才是真正重要的人。
「想和你見面的人,春夏秋冬都有空;想送你回家的人,東南西北都順路;
想陪你吃飯的人,酸甜苦辣都愛吃;想陪你聊天的人,晝夜朝夕都線上。」
願我們都能找到這樣的人,彼此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