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這些年,我們和愛的人說得最多的話題是什麼?
工作,理想,還是人情?想必更多的,還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吧。
感情是一時的風花雪月,一世的柴米油鹽。
在這些細水流長的時光裡,我們表達愛意的方式,就是講很多很多的‘’廢話‘’,給對方聽。
《浮生六記》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陳芸平時喜歡吃鹵腐乳和蝦米鹵瓜,她的丈夫沈複卻很討厭。
一日,沈複想戲弄一下陳芸,便道:
「狗沒有胃,而吃屎,是它不知道臭味污穢;屎殼郎滾糞球而變化蟬,是它想修高峰往上爬。那你是狗呢還是蟬呢?」
陳芸既不惱怒也不羞愧,回道:
「鹵腐乳便宜,可以配粥也可以配飯,小時在家吃慣了。嫁給你以後,我已經由屎殼郎變成蟬了,現在還喜歡吃,說明我不忘本」
邊說著,邊夾起一塊,一把塞進了沈複嘴裡道:
「我是做狗很久了,就委屈你也做一會吧。」
沒想到沈複一吃,口感居然清脆爽口,從此也愛上了蝦米鹵瓜。
兩人一個肯拋梗,一個會接梗,句句有回音,事事有默契,把生活過得有愛又有趣。
說到底,美好的愛情和生活,其實都不難懂,把它拆開揉碎了看,無非「用心」二字。
我們說的大多話,其實都是廢話,只是僥倖遇到了耐煩的人,竟讓廢話都有了意義。
那些老生常談的廢話、噓寒問暖的廢話、瞎操心的」廢話「,背後都藏著愛意。
說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為你付出時間和感情。
喜歡是乍見之歡,而愛是久處不厭。
把時間給你的人,講的不僅是「廢話」,也是他能想到的,最深情的情話。
愛對了人,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錢鐘書在《圍城》裡這樣回答:
「當著心愛的男人,每個女人都有著返老還童的絕技。」
越成熟越沉默,越沉默越懂得,身邊有個願意聽你說「廢話」的人,是多大的幸事。
有人說:
」只有小孩子才能對著夕陽發呆一下午,而成年人只能在下班路上匆匆抬頭看一眼天邊的月亮。可每個成年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多麼希望也能對著夕陽發呆。」
那些看似無用的事,都是我們對生活的熱愛;
那些聽起來無用的廢話,都是我們對愛的人的依賴。
任何關係,能把廢話說得堂而皇之,說得心安理得,
意味著被對方充分接納,意味著關係中有足夠的安全感,意味著不用故作堅強。
在可以心安理得說廢話的人面前,每個人都可以變成孩子。
據說,大S和汪小菲在晚宴上認識,然後聊天聊了四天四夜,就去領證結婚了;
趙又廷接受採訪,問他和老婆高圓圓如何相處,他說:我們的狀態就是狂聊天。
最好的感情,就是你想說話的時候,有人傾聽,有人回應;
最好的伴侶,就是永遠都不嫌你話多,明白你藏在每一句下的歡喜與悲傷。
希望我們都能找到,可以隨時說」廢話「的人,把生活變得溫情有趣,把苦短的人生過得不再沉默無言。
還記得父母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嗎?
「好好學習」「少玩手機」「多吃點」「少熬夜」
從上學,到成家,到立業,翻來覆去,反反復複地說。
也許你已經聽到可以自動遮罩掉了,但是如果讓他們不要說了,他們卻仿佛一下子失語。
父母說的每一句廢話,都是最深的掛懷。
這些廢話確實不能為生活錦上添花,更不能雪中送炭,
它好像投進大海中的一顆石子,看似輕飄飄的,但每一顆都踏踏實實地沉在了海底。
它是我們和至親之人間的粘合劑,是我們心與心之間的那座橋,是我們被愛的證據。
儲殷教授在第六季奇葩說中說:
「 二十歲以前,你會覺得父母很嘮叨,四十歲以後,你會覺得有父母嘮叨真好;你會明白父母講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為你付出時間和感情。」
正是這些說「廢話」的時間,給了我們愛與被愛的機會。
感恩父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和父母好好說話,哪怕是「廢話」。
不論家人還是愛人,想要維繫長遠的幸福,
大概都要願意甘于平凡無奇,甘于喧鬧嘈雜,甘于雞毛蒜皮。
但平淡,「乃絢爛之極也」,因為有愛,為我們加冕。
廢話三萬句,只擾一二人。
餘生,願大家都能珍惜那個陪你說廢話的人,這才是人世間最長情的煙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