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3年的巨輪,底部吸滿貝殼海藻,高壓水槍一沖才是驚豔的開始

董依鑫 2021/10/30 檢舉 我要評論

不僅航母需要定期清理船底,包括各類大、中、小型艦艇、民用船舶以及潛艇等,都需要定期進行清理船底、維護保養,否則, 船底附著的各類海洋生物會對船體材料性能以艦艇航行性能產生影響。航母清理船底就像人需要洗澡一樣,如果不清理掉身上的髒汙總覺得不舒服,時間長了還可能引起皮膚病、影響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進入幹船塢進行維護的美國「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

這可能是「尼米茲號」最後一次進入幹船塢維護

航母是目前海軍力量的核心裝備,也是體型最大的水面艦艇,維護保養的難度也最大。以美國的大型核動力航母為例,其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海外部署、基地維護或者設備保養等海上漂浮狀態,一般情況下不會進入幹船塢,長時間的海上漂浮船底會附著、滋生大量的貝類等海洋生物(鯨魚身上也會有), 雖然類似航母等軍用艦艇會在船底塗刷特殊的塗料以降低材料腐蝕和海洋生物附著,但是長時間的浸泡後相關塗料的性能會逐漸降低,船底材料腐蝕、海洋生物附著在所難免

在浮動船塢維護的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船底部分已清理、重新塗刷塗料

正在塗刷新塗料的「藍嶺號」兩棲指揮艦

數萬噸甚至十萬噸級的航母,驅動其龐大的艦體需要驚人的動力。美國最新的「福特級」航母排水量超11萬噸、裝備2座620MWt的A1B反應堆提供28萬馬力的驅動力,可以使「福特號」航母達到32節的高速,如果船底附著大量的海洋生物,那麼其航行阻力肯定升高,在航母動力系統配置已定的情況下,其航速就會下降,雖然這對于核動力系統來說影響不太多,但如果是常規動力航母,如果阻力係數增加5%的話,對其燃料費用的影響還是十分可觀的。因此, 除了對航速、機動性等作戰指標的影響外,定期清理船底對提升航母等艦艇的經濟性的作用也不可小視

「遼寧號」航母球鼻艏清理後和清理前對比

附著船底的主要生物—藤壺類生物(也是美味)

除了影響航速、艦體材料性能外,船底附著的海洋生物對于艦艇上普遍裝備的球鼻艏聲呐、潛艇聲呐等電子設備功能也會造成一定影響, 不僅會影響聲呐作用距離,也會對聲呐的定位精度造成影響,在生死存亡的戰時狀態,「差之毫釐 繆以千里」,小小的船底/艇體附著生物可能會造成致命的失誤。

幹船塢內的「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可見其球鼻艏聲呐處已附著海洋生物

長滿了各類海洋生物的俄羅斯核潛艇(知道是哪一級嗎?)

清理船底是一項費時費力的活,不僅要清理還要重新塗刷塗料,必要時可能還要修補局部受損的材料,尤其是對航母這樣的大型艦艇,清理一次船底的代價也不菲。隨著技術的進步,艦艇塗料性能不斷提升,清理船底的頻率也逐漸降低,但海水腐蝕及海洋生物附著的問題目前仍無法徹底解決,「船底清理業務」相關領域的工作還將持續下去。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